客服电话
13929623366
公司邮箱
221759638@qq.com
您的位置:

推进农村社区学院建设 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中函院全国职业技能人才教育联盟

发布日期:2021-05-25 17:27:31   浏览量 :2007
发布日期:2021-05-25 17:27:31  
2007

 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于2009年9月成立,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教育局主管的一所面向“三农”,服务社区的教育培训机构,是面向全体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乡风文明教育的开放式学校,是全国第一家农村社区学院。

      成立以来,在诸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农村社区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有关社区教育工作精神,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全员、全面、全程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培训农民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中心,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突出特色,在社区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给诸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 创新理念,加强领导,推进农村社区学院建设

      1、加强领导,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诸城农村社区学院实行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体制,主任由市分管领导兼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教育局等22个市直部门负责人组成,在校务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明确各部门职责,根据各部门分工开展社区教育培训与指导活动。设院长1人,由市教育局局长兼任,市政府聘任公布;副院长2人,由潍坊工商职业学院院长和1名副院长兼任,下设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分别设主任1人。以农村社区学院为龙头,在13处乡镇(街道)组建了农村社区分院,在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社区教学站,积极构建 “纵横双线,三网连接”的立体化社区教育网络系统,负责和指导社区教育运行情况,研究解决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建设队伍,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稳步进行。为适应新形势下社区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以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为抓手,为社区教育提供有力保证。市里为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专门调剂了9名工作人员,现专职教师达到了21人,分成三大片区,建立教师包靠乡镇制度和周五例会学习制度,乡镇(街道)社区分院按不低于常住人口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配备专职教师,编制单列,全市共配备专职教师89人。同时聘请宣传、组织、教育等22个市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和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以及30名养殖大户、40名种植大户等土专家组建诸城农村社区教育讲师团,作为农村社区学院的兼职教师,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相应的培训,以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从涉农站所、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和老干部中聘请了239名社区教育志愿者,与包靠的成教教师分配到社区教学站,具体负责组织社区居民的培训工作。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社区教育志愿者三支队伍积极建设,贯彻8字方针:“立足社区,服务农民”。同时还在各乡镇分院和社区建立了人才库,将社区居民中有服务能力和服务意愿的人的信息集中登记起来,为发展社区教育提供后备人才资源。

      3、整合资源,建设社区教育工作阵地。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依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成立,大学中得天独厚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社区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力挖掘大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利用了现有的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党员电教、科普教育、人口教育、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法制教育和文体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构筑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乡镇(街道)社区分院依托成人教育学校,整合乡镇党校、人口学校、科普学校、老年大学和农广校等培训资源,充分拓展服务功能,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培训积极性。社区教学站充分利用社区周围的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内部的图书阅览室、网络教室、文体活动室和党员远程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为农民提供社区教育服务。

      4、加大投入,保障社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农村社区学院贯彻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政策,按照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市级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农村社区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培训师资,表彰先进,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及咨询、研究、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乡镇(街道)成立独立设置的农村社区学院分院,功能室设置齐全,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以上。按照常住人口人均不少于1元的标准,落实镇级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由乡镇(街道)分院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分院和教学站的培训活动,以保障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社区教育专职干部、教师的工资,由财政全额拨付,一些全市性的重大活动及培训,政府给予补助,对于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实行免费培训。

      5、健全制度,确保社区教育工作规范运行。农村社区学院校务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定期对农村社区学院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宣传、组织、教育等22个市直部门要把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有落实、有实效。坚持将社区教育开展情况列入市


Page 2

里对乡镇(街道)的社区考核,乡镇(街道)也要将农村社区教育纳入对社区的考核,每年组织2次群众满意度调查,建立切实可行的检查、表彰、奖励制度,采取典型带动和目标考核等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农村社区学院先后出台了《农村社区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工作人员调研制度》、《教师包靠制度》、《诸城市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管理细则》、《诸城农村社区学院培训班督查制度》等,确保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

      二、立足三农,贴近社区,提高社区教育实效性

      1、构建社区教育信息化宣传平台。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提高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农村社区学院开通了山东省第一家农村社区教育专题网站,内容涉及 “社区培训”、“远程教育”、“居民课堂”、“生活百科 ”等十多个栏目,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网络维护,不断充实和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为全市社区居民搭建了更为宽广的终身学习平台,打开了农村社区学院对外开放和学习交流的窗口。依据社区居民的培训需求,编写了《苗木繁殖与栽培》、《特种动物养殖技术》、《农民工进城读本》、《居民法制教育读本》、《居民生活安全常识》、《食用菌高效栽培》等6种社区教育系列读本和《绿色无公害韭菜栽培技术》、《绿色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等38种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系列读本。每月编辑一期《诸城农村社区教育简报》,旨在总结每月社区教育情况,交流经验做法,目前已编辑9期,及时发放到各级领导、校委会成员单位和各社区分院。印制宣传彩页2.2万份,通过宣传车、广播喇叭、赶大集、中小学生协助发放彩页等方式,宣传和张贴到每一个社区、村庄,做到家喻户晓,将社区教育服务意识渗透到每一位社区居民心中。并充分借助电视、报纸等形式,对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典型人物,通过培训所取得的成果,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提高农民对社区教育培训的知晓率,推进社会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高度关注。学院成立以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对农村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了新闻报道,2010年4月,诸城农村社区学院、龙都、舜王、昌城、贾悦、百尺河、密州等分院关于农民培训的专题片在《诸城电视台》多次播出。这些宣传,引导和鼓励越来越多的农民自觉加入到社区教育的行列中来,从而大大激发了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

      2、推进社区教育调研制度建设。农民培训活动不能只注重形式和数量,而要注重实际效用,确保培训内容适用于农民,培训方式为农民所喜欢。农村社区学院组织乡镇包靠教师协助各分院、教学站,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调查问卷和座谈了解等方式调研社区居民的培训需求情况,深入每一个社区发放教育需求调查表、企业需求调查表、一村现状调查表2.5万份;并重点解剖一个村庄和企业,以点带面,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需求,在汇总各分院社区居民培训需求和解剖一个村庄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社区教学站上报社区分院,社区分院制定培训菜单,上报农村社区学院,形成了全市的培训需求调研报告,为农民培训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数据,大大提高了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建立完善校企合作联络员队伍,由职业院校招生就业部门和乡镇成教干部教师组成,定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用工信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举办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定期召开社区教育联席会议,研究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由市直部门和乡镇分院分别提报市级培训项目和面向全市开放的田间式观摩项目,学院汇总制定培训方案,统一组织安排培训,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培训。

      3、借鉴外地社区教育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0年5月22到28日,由教育局职成教科、农村社区学院和13处乡镇分院院长组成的社区教育考察团一行18人,在教育局王立波局长的带领下,历时7天,先后赴山东济南历下、枣庄滕州、江苏宜兴三地,比较完整详细地考察了三地开展社区教育的情况。三地贴近实际的培训活动、示范性和效益性并重项目建设、灵活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积极性很高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包括档案材料建设等方面情况,都给我们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拓展思路,创新模式,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1、突出“四不管”原则。为有效推动社区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发挥社区教育的实际效果和辐射作用,农村社区学院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民培训的“四不管”原则:不管在哪里教,在哪里教哪里就是课堂;不管谁来教,谁教谁就是老师;不管教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就是课程;不管多少人参与,只要有人参加,就是一次培训。根据这一原则,有效地开展了各类农民培训活动。具体表现为“四个灵活性”:

      一是培训课堂的


Page 3

灵活性。农村社区学院开展的培训活动遍及山区、平原、丘陵、低谷,深入社区、家庭、田间、地头。

      二是培训教师的灵活性:农村社区学院充分发挥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能手,只要农民认可,就邀请他们当培训活动的教师,事实证明,这些“教师”贴近农民,具有亲和性,所讲的课程农民非常喜欢。

      三是培训课程的灵活性:农村多种经济并存,多种经营发展迅猛。根据农村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农村社区学院科学制定培训菜单,先后深入社区中间、田间地头举办了粮食作物种植如小麦、玉米、花生、黄烟等,蔬菜种植如芸豆、西红柿、黄瓜等,林果种植如果树、苗木、花卉、茶叶、草莓、西瓜等,食用菌栽培如平菇、金针菇、木耳等,养殖如家禽、家畜、各类水产,还有特种动物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548期,和会计、服装、企管、建筑、焊接、家政等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77期。在技能、技术培训的同时,向市民素质培训拓展。开展类似知法守法、卫生保健、乡风文明、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和外来人群等培训40期,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明生活。如石桥子分院朱苏铺社区教学站成立秧歌队、枳沟分院的老年活动中心、林家村分院举办的文艺专修班等,在当地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说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村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培训。四是培训对象的灵活性:为了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农村社区在拓展社区教育内容的同时,十分重视社区教育的全员性。一方面,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动员更多的农民来参加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把培训送到农民身边,不管人员多少,只要有所求,我们就开展培训。在面向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向老年人、儿童、妇女、等农村弱势群体拓展。先后在各乡镇举办老年人健康,儿童和妇女权益保护等培训班。

      2、创新六种培训模式。在社区教育活动过程中,农村社区学院始终坚持“拓展思路,创新模式,突出特色”的理念,坚持“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在具体的社区教育实践中,创新总结出6种培训模式:

      一是菜单培训模式:根据行业用人意向,签订培训用工协议,调动农民的培训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培训农民的就业成功率;根据劳务供求信息,开设培训课程,挖掘农民就业潜能,利用社区教育网、社区简报、宣传材料,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拓展就业空间,提高培训农民的就业率。

      二是科技培训模式:内联外引各行各业的科技人员,推介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经过培训,引导农民科学致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产品品质。像林家村、桃林等分院的无公害花生种植和茶叶技术培训,运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三是优势培训模式:根据各地农业特色,农村经济呈现出块状发展的态势,许多乡镇都出现了一些优势主导型产业,如密州的食用菌种植,桃林的茶叶生产,昌城的板栗和蔬菜种植。农村社区学院协调各乡镇分院因势利导,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开展农民培训。像舜王的大棚西瓜种植经验已被媒体广泛宣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是示范培训模式:充分整合和利用各乡镇的优势典型项目,组织全市社区间的示范观摩活动。先后在枳沟举办了面向全市果农的果树春季防冻、夏季修剪和秋冬季管理培训活动;在密州举办了食用菌旧料再利用高产技术推广现场会;在百尺河分院面向全市举办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全市近百人参加了观摩;在舜王面向全市养殖户举办了特种动物养殖培训班;在石桥子举办了黑木耳种植培训班,全市及安丘等周边县市种植户都参加了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是信息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我市计算机网络遍布社区的优势,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操作培训,培训农民应用电脑和掌握网络信息操作技能,上网查询信息、发布信息、进行网上交易等。如密州分院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使不少农民能上网了解市场信息,不出家门就能推销自己的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经营水平。

      六是学历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农民文化学历教育,这既是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又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挂靠潍坊市经济学校,开展中专段学历教育;其次依托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及远程教育提升农民学历层次;第三是实行联合办学,借助成人函授教育,大力开展农民高等学历教育。目前,在校大中专学员560多名。

      目前,全市各社区在诸城农村社区学院的具体协调与指导下共举办801期培训班,参训居民78586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计35449人次,乡风文明培训计43137人次,企业职工培训计6102人次,村干部培训229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284人。诸城农村社区学院逐步成为社区教育的信息资源中心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乡镇分院、社区教学站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中心,真正成为社区居民接受优质教育服务的终身教育机构和学习指导机构。2009年8月,教育部重新公布了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正式命名我市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这是全省唯一的县级市入围。


Page 4

2010年1月9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教育处处长陈建华授予我市“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铜牌。2009年11月5日至8日,环渤海地区社区教育协作组织在北京市西城区举行第四届研讨会,我市作为唯一的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区应邀参加会议,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立波在大会上作了《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构建新型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同年11月17日—18日,在全省新型农民培养培训经验交流会议上,王立波副局长介绍了《健全县域三级培训网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经验做法,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徐曙光对我市依托农村社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市拓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做法值得全省推广。2010年5月22—24日在济南历下区召开的第五届环渤海地区社区教育协作组织研讨会上,省教育厅授予我市为“全省社区教育示范区”、龙都街道“全省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龙都分院作了重点发言。诸城农村社区教育的经验做法先后被《潍坊日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农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刊载,中央电大、浙江省民政厅、潍坊学院、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等考察团先后到我院参观考察。并确定今年7月在诸城举办全国社区教育现场会。

      在农村社区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农村社区学院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面对全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大形势,我们的工作,还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决心以七月份全国社区教育现场会为契机,不断推进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继续拓展思路,创新模式,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学院建设,积极构建“全员、全面、全程”的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
培训
社区
农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博奥教育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邮箱:221759638@qq.com 地址: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同富路9号203室 电话:13433802687郑老师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